海南藏族自治州生態環境局近日在貴南縣召開第三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十四五”以來全州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資金項目建設“成績單”。
“十四五”以來,海南州累計實施30個生態環保項目、總投資12.56億元,多項環境指標大幅改善,生態效益正向城市美化、鄉村振興等多領域延伸。據悉,在實施的30個項目中,水污染防治項目15個,投資達11.57億元,占總投資的92%;大氣、土壤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分別完成投資5149萬元、1820萬元和3000萬元。今年申報的中央水污染防治項目進展順利,3個項目獲2.59億元資金支持,涵蓋貴德縣爛泉河水生態修復、西河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等重點工程;另有5個謀劃項目等待審批,總投資1.29億元,涉及水源地規范化建設、排污口整治等領域。
生態治理成效深度顯現。今年1月—8月,全州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227天,優良率97%,同比提升0.4個百分點,PM_[2.5]濃度控制在19微克/立方米。水環境質量尤為突出,唐乃亥斷面、龍羊峽水庫等重點區域水質均達II類以上,黃河支流巴曲河等監測斷面水質達Ⅲ類及以上,11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達標率100%。
系列項目累計修復治理河岸線97.44公里,新增生態阻隔帶121.21公頃、水源涵養植被緩沖帶380.98公頃,修復濕地36.59公頃。生態效益正加速轉化為綜合效益,不僅解決了水生態退化等突出問題,還推動了文旅融合、民族團結等事業發展,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持續提升。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