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五十鎮班彥村村民杜阿紅索家的新房里暖意融融??粗鴯湫碌拇u混結構房屋和整齊院落,杜阿紅索感慨萬千:“多虧了政府發放的2.2萬元兜底資金,減輕了我們家的大負擔!”這份喜悅,是互助縣扎實推進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傾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生動實踐。
今年4月,村民杜阿紅索家不幸失火致房屋受損。村、鎮兩級積極向上級部門申請協調,使她家的住房建設被納入住房安全保障危舊房改造項目。從項目申報到順利入住,僅用了兩個月時間。
與此同時,在加定鎮,一項規模更大的安居工程已結出碩果。橋頭村90戶統一規劃、灰白色院墻、標準門頭的院落式安置房已全面完工,不少村民正忙著室內裝修,準備喬遷新居。
“村民們是從他哈龍溝搬來的,那里山大溝深,交通不便,地質災害嚴重。今年4月,在互助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指導下,橋頭村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項目啟動,歷時6個月建設,現已全面完工。”橋頭村黨支部書記高生祥說。
聚焦住房安全這一最基本民生保障,互助縣住建局積極作為,高效落實,截至目前,已累計投入資金488萬元,為民辦實事72件,成效顯著。住房安全保障方面,互助縣住建局以改善農牧民居住條件為主要抓手,積極爭取資金1540萬元,以外墻節能保溫、屋頂保溫防水、太陽能暖廊等項目為重點,因地制宜實施農牧民居住條件改善工程700戶,全力打造“安心工程”“暖心工程”。動態監測與長效保障方面,持續加強農牧民住房安全動態監測,通過積極申請縣財政資金120萬元,將48戶因雨雪等不可抗力致危的房屋納入農牧民住房安全長效機制進行改造,確保危房問題能夠被及時發現、迅速處置。
從為一戶村民紓困,到為整個村莊避險,互助縣住建局以實際行動守護群眾安居樂業,這一系列扎實舉措,不僅解決了農牧民最急迫的住房安全問題,也極大提高了農牧民生活品質,全面提升了村容村貌。
?。▉碓矗何骱6际袌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