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家宴”在西子湖畔演繹浙青協作新篇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

“青海家宴”流水席現場人頭攢動。

爭相品嘗“青海家宴”流水席。

爭相品嘗“青海家宴”流水席。李慶玲 攝
西子湖畔,家宴飄香;三江之源,情誼綿長!
11月23日,“青海家宴”饗在杭州推介會及青海家宴“品與鑒”活動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當祁連山下的牛羊肉香、青稞麥香遇上錢塘湖畔的煙火氣,一場來自青海的家宴美食盛會拉開帷幕。
三樓活動區域,四周流水席靜候賓客,各類青海特色美食在桌上一字排開;中間開放式廚房里,拉面師傅手腕翻飛甩出筋道面條,手抓肉蒸騰的熱氣裹著肉香彌漫全場,溫熱的香氣勾得人食指大動。
時至正午,早已碼放整齊的一次性餐具前,顧客循著香氣紛至沓來,人人都盼著嘗一口地道的高原滋味。
“二十多年前帶活羊來杭州參賽,一桌席面拍出五六萬元,手抓肉拿了一等獎!”馬忠食府董事長馬成云的話語里滿是驕傲。這家傳承四代的青海老字號,此次帶著牛羊肉、祁連黃菇、數十種面點及熬飯、甜醅等經典高原美食再赴杭州之約。
吃一口廚師們現場烹制的手抓羊肉,杭州市民孔先生忍不住贊嘆:“和我在青海吃的一樣,不柴不膻,在家門口就能嘗到這份鮮美,真不想走了!”
從早年的摸索前行到如今的抱團發展,馬成云感慨萬千:“以前只顧著埋頭做菜,現在有政府的培訓搭橋,讓我們跳出廚房看市場。”馬忠食府正朝著規模化、標準化、高端化方向邁進,不僅向全國各地輸送優秀廚師,更籌備著省外連鎖店的布局。“青海的好東西太多了,就是沒人知道,我們要借著浙青協作的東風,把高原味道通過推廣‘青海家宴’品牌的方式送到更多人嘴邊。”馬成云說。
在青稞創新產品展區,一場“粗糧革命”正在上演。青海益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袁東平拿著一款青稞吐司介紹:“隨著健康飲食理念深入人心,青稞這個被忽略的高原粗糧,正在走進更多家庭。”這次他們帶來的青稞制品涵蓋三大系列,其中青稞米壽司、青稞咖喱炒飯、青稞姜茶等創新美食,讓市民們眼前一亮。
“只聽說過糌粑,今天才算真正嘗過青稞的味道!”東北籍杭州市民蘇女士咬一口青稞吐司,細細品味著谷物的清香。袁東平表示,所謂“青稞4.0”,就是通過精深加工讓粗糧變得更美味、更便捷,既保留其低脂、高纖維的健康屬性,又契合現代都市人的飲食需求。
在浙青產業協作的推動下,以青稞、藜麥等為主的高原健康食品正逐步打開長三角市場,成為兩地消費幫扶的新亮點。
當世界頂級奢華酒店遇上青海本土食材,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西寧索菲特大酒店總經理羅明暉給出了答案:“我們將法式浪漫與‘青海家宴’相結合,用牦牛肉、枸杞、青稞等制作高端料理,讓賓客感受味蕾的覺醒。”
流水席上,一杯晶瑩剔透的枸杞甘露吸引了眾多目光。這道由來自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鮮枸杞打造的楊枝甘露“平替”,搭配用海南藏族自治州龍羊峽的三文魚制作的煙熏料理,將高原物產的純凈與法式烹飪的精致完美融合。
“五湖四海的客人都對青海食材感到驚艷。”羅明暉說,索菲特與“青海家宴”的品牌聯合,不僅提升了“青字號”產品的高端形象,更讓高原風味通過“青海家宴”品牌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舞臺。這種“本土食材+國際標準”的創新模式,成為青海餐飲品牌升級、高原臻品走向國內外的生動實踐。
“氣氛活躍、熱鬧非凡!”浙江省援青指揮部產業協作組組長陳奡用八個字形容活動現場。從場館展示到專場推介,再到“青海家宴”的沉浸式品鑒,多維度的呈現方式讓浙江市民全方位了解了青海農畜產品的優勢。
在陳奡看來,這場跨越山海的美食對話,正是浙青兩地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生動寫照:“這場跨區域互動,既為青海特色產品拓寬了市場空間,更讓浙江市民共享高原生態饋贈,真正實現雙向賦能、互利共贏。未來兩地將在標準化種植、精細化加工、品牌化運營、多元化銷售等領域深化協作,探索更多合作新模式,推動浙青產業協作結出更豐碩的成果。”
在杭州生活了28年的青海籍張女士眼眶濕潤:“吃到家鄉美食的那一刻,感覺回到了三江源,希望這樣的活動多來杭州,讓更多人愛上青海味道。”市民孫女士則計劃購買更多青海特產:“酸奶酸甜醇厚,帶著高原的純凈氣息,要讓家人也嘗嘗這份饋贈。”
一場家宴,一次風土人情的深度對話。這桌宴席,“品”出的是青藏高原的生態饋贈,“嘗”出的是青海農牧產業的煥新成果,“道”出的是浙青兩地十五年對口支援的深厚情誼與務實合作。
原青海省商務廳一級巡視員、“青海家宴”專班負責人李雅林表示:“此次活動充分依托浙江援青平臺及浙江優質產業鏈資源,進一步推廣了‘大美青海’區域品牌形象,助力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產品拓寬銷路、提升品牌影響力。同時,這標志著青海商務領域在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中邁出重要一步,為打造全省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服務消費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搭建了戰略平臺。”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