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8.2%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
11月18日,記者從青海省農業農村廳獲悉,自2021年國家部署種業振興行動以來,青海深入實施高原特色種業振興戰略,系統推進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創新攻關、基地提升、企業扶優、市場凈化五大行動。“十四五”以來,全省種業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種源安全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實現從“基礎薄弱”到“種源自主”轉變,并實現“兩個領先、兩個擴面、五大突破”的戰略目標,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8.2%,為筑牢國家糧食安全根基、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提供堅實支撐。
其中,“青雜”系列油菜品種持續創新突破,“青雜4號”“7號”等特早熟品種成功攻克高寒極限,將春油菜種植海拔上限提升350米,開啟高海拔地區油菜生產新紀元;“青薯9號”全國種植面積達49.8萬公頃,四年蟬聯全國榜首。畜禽良種推廣實現擴面增效,關鍵技術實現多點突破,牦牛人工授精技術首次在青藏高原實現規模化應用,全省平均受胎率突破60%,犢牛初生重較傳統方式提高10%-20%;世界首例克隆藏羊(歐拉羊)成功誕生,推動藏羊繁殖周期實現“三年五產”的歷史性跨越;培育出全球首個無角牦牛新品種阿什旦牦牛,有效解決設施化養殖傷害難題;“昆侖18號”青稞品種、羊肚菌等自主品種實現市場化轉讓;香菇菌棒、藜麥及油菜種子成功出口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開辟種業國際化新路徑。
截至目前,全省規模化、標準化制繁種基地由1.33萬公頃擴展至2萬公頃,創新建立省級救災備荒種子儲備制度。種業市場主體蓬勃發展,持證企業達179家,較“十三五”增長30.6%,農作物種企年營業額突破5億元。畜牧種業體系日益完善,現有牦牛種畜場22家、藏羊種畜場18家,育繁推一體化格局基本形成,供種保障能力不斷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全省啟動農業種質資源普查,覆蓋農作物、畜禽、水產三大類資源,實現農業縣作物普查、行政村畜禽普查、主要水產養殖資源普查“三個全覆蓋”。投入建設的省級農作物種質資源庫(圃)和改擴建的國家作物種質資源庫青海復份庫,保存全國各類種質資源48萬余份,種質資源保護體系全面夯實,高原生物多樣性持續穩固。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