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川口鎮聯合馬場垣鄉、北山鄉、松樹鄉共同啟動“一鎮三鄉千人行·一域兩河四季清”湟水、大通河生態保護專項行動,旨在廣泛動員社會力量,營造“人人護河、人人愛河”的濃厚氛圍,筑牢黃河上游重要支流的生態屏障。
民和縣地處甘青兩省交界處,是青藏高原向黃土高原過渡的關鍵生態廊道。流經該區域的湟水河與大通河作為黃河上游的重要支流,被譽為青海東部湟水谷地的“生命之源”,不僅滋養著兩岸土地,見證區域發展,更對維系整體生態平衡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守護好“兩河”區域生態安全責任重大。
此次專項行動創新構建“鄉鎮聯動、部門協同、全民參與”的河流保護新格局。據悉,行動將以季度為周期常態化推進,后續將組織涵蓋干部、志愿者、群眾在內的近千人力量,定期集中開展河道垃圾清理、排污口排查、生態環境整治等具體工作,通過實打實的舉措持續改善兩河生態環境,并借力常態化巡查與整治,推動河湖長制工作不斷走深走實。
啟動儀式上,主辦方宣讀了生態保護倡議書,川口鎮、馬場垣鄉、北山鄉、松樹鄉四鄉鎮共同簽署專項行動履約協議,標志著跨鄉鎮河流共治共管聯盟的正式形成。儀式結束后,志愿者立即按預定分組,奔赴湟水、大通河各自的責任河段,有序開展垃圾清潔與河岸衛生整治活動,以實際行動共護河水清澈。與此同時,在川口鎮東垣村、享堂村的兩岔河區域,同步展開了環境整治活動。
(來源:青海日報)